科学,一切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 发布日期: 2022-06-11 20:00:00
  • 内容来源: 作者:邹赜韬 文汇报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科学,以及科学派生出的技术和思考,是现代人类与现代社会共有的历史渊源。然而伴随着文明景观越来越“科学”,一些“困住”人的,甚至背离人的乱象也经由科学,传导至世界的角角落落、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说在近代历史的开端,人类的启蒙需要回答“什么是科学”,那么处在现代历史大拐点上的当代人,则逃不开“为什么要有科学”,或曰“要有什么样的科学”这个看似玄妙莫测却现实沉重的发问。由于今天的我们是科学的成果,而科学又是当前我们生存发展的一段过程,因而我们很难置身其外,大胆预言“之后的科学”会如何左右“未来的我们”。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与人的关系是完全不可知的,也不代表对人类而言的“理想科学”将无从定义。历久弥新的科学人文省思,正将我们引向一座智慧的圣殿。在那里,代表不同科学门类的四梁八柱上,都镌铭着科学的至高境界——“一切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支撑人的存在,发蒙人的思考

科学与人的关系,不是人悟得科学而科学成就人世的小环流。览观历史,科学被人发现与其造福人类的过程,其实好比两架同行的“马车”,有时你追我赶,有时你拖我拉。但无论诉求先行抑或知觉先发,科学对人的意义最终都会落实到物质、意识这两方面。科学有助于保障人的物质存在和生存尊严,同时也在思想层面上,令“人之为人”足够鲜明。

保障人的生存权是科学的第一目标。无论是巫觋祝祷的原始天文知识,还是五谷六畜的早期农学常识,再到熔铜打铁的基本化学原理,概莫能外。那么科学何以保障人的生存权?研读《饥饿:一部现代史》([美]詹姆斯·弗农著,沈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里有关科学与饥饿治理的内容,一条配适各门类科学的过程链清晰可见。首先是“知人所需”,营养研究界定了生物尺度上的“饿”,使得饥饿与温饱一目了然。其次,科学对“供人所求”的意义不可估量。从农业工程到农作生物,从生产规划到供给接洽,现代食品业的基因就是科学。科学使农业增产,食品丰盛,储运有条不紊,为治理饥饿问题创造了关键的物质基础。再次,与自然、工程科学扶助饥饿治理同步,社会科学也在相对低调却不低端的位置上介入了人类与饥饿的博弈,“为人鼓呼”。一系列深刻的社会调查揭开了底层民生的“遮羞布”,道德的申说唤醒了决策制定者内心的恻隐,精心设计的法律与政治纲领从根本上批驳了饥饿现象存在的合理性,为“无饥饿”蓝图增筑了兼具约束性与引导性的坚韧后盾。

科学在为社会实践提供具体知识之际,亦给实践的人送来了指点迷津的思维建议。“看待研究对象”只是科学启示人的极小一块内容,面向更宏大的点拨,则蕴藏在科学研究之外的人生和社会之中。谈及“果汁度量”这道考验学生“整理并周全考虑不同可能性”的计算题时,《数学奇观:让数字之美带给你灵感与启发》([美]阿尔弗雷德·S.波萨门蒂著,涂泓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的作者波萨门蒂提醒教师练习的意义不限于算术培养的“技”,若能善用思维方法,学生的工作生活将更趋严谨、丰满、高效。用波萨门蒂的寄语来说,就是“对如何分析日常决策问题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受益者将从中取得“多角度着眼”“多方向论证”的交叉思考才能。除却提振分析事务的具体能力,波萨门蒂眼中的数学也能滋养人的灵魂,抛光人的德行。尊重差异性的多元包容,是现代民主社会的根基,也是世界和平团结、共筑未来的柱础。一如没有绝对的“乘法真理”,这个世界上也不会有什么绝对的“教育模式真理”“烹饪餐饮真理”“产业经济真理”。考虑到这点,人们不可亦不必对他人获得自特定环境的教育、餐食、生产形态横加指责。《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美]斯坦利·莱斯著,李延辉译,中国工人出版社2021年版)也举证数学之外的其他科学,劝说读者“我们看待事物非黑即白,但科学必须对抗这种偏见”。倘若摆正心态,我们脱去的不单是自感优越的“皇帝新衣”,也是作茧自缚的“沉重镣铐”,生活自然也就和乐气顺了。这便是科学教会人思考的意义——科学让人明了自身,洞察周遭,平衡处世。

科学智慧“成事在人”

生物的一大迷人天性,是极度相近的基因能在微末差别的作用下,孕生出千姿百态的斑斓世界。不过由结果倒推起源,似乎生物的基因法则也在暗示我们,即便人人都携带着科学的“基因”,但最终能否接获并享受科学智慧并无绝对承诺,全靠个体性的“人为”。

可以说,科学的智慧在应用场景中往往会因工具化而褪去智慧的光芒。这是一个“危险的跳跃”,因为科学智慧很可能会被误读、误用,使最初的“善意”沦为结局的“恶果”。譬如数学作为衔接人与世界的中性系统,它显然不都是积极正向的——最经典的反例,便是基于数字的绩效治理往往会诱发“见数不见人”的怪诞结论。《数学奇观》里就印着一处数学家们很难意识到的“见数不见人”怪象。波萨门蒂以地图册的排版为例,向读者介绍了两个矩形相套时中间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公布答案——页边留白“超过页面面积的五分之一”后,波萨门蒂感慨道:“如果这些‘无用’的边界没有占据这本地图册20%以上的面积,那岂不是很好?那么地图册就可以有更少的页数,甚至可能有更低的价格。”上引判断全然契合了成本逻辑对“实用”的诉求,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正确”的。毕竟,在人们评价一本地图册(也包括任意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功能之物品)时,页边留白带来的整齐、清爽、精致的视觉体验,是颇为重要的一项指标。因而数学分析能让单位地图尽可能多地承载信息,却无法直接使之符合读者的深层次期待。

阅读《像科学家一样思考》,莱斯也发出了反对“唯数理主义”的共鸣:“统计方法可以计算相关系数,告诉你是否显著,但仅止于此。”莱斯援引一则信者无数的谣言——“吃巧克力可以补充智力”,对轻信数据造成的认知错乱进行了严肃批评。事实上,营养学家们的确发现智力水平较优者往往会较频繁地食用巧克力,但这只是他们与“凡夫俗子”间的众多差异之一,因而巧克力与智商之间根本划不上等号,甚至连“约等于”都极为牵强。反观书页之外的现实世界,我们是否因太过依仗数字遭致了麻烦?广受诟病的“平台算法绑架工人”“部分高校‘非升即走’”等矛盾,或多或少都是“见数不见人”的遗毒。看来善用科学智慧者,首要之务是把“人”弄明白。脱离人去谈科学、做科学、用科学,好似缘木求鱼,或将骑虎难下。

个人怎样才能妥用科学智慧?《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的导言郑重又亲切地发出了智性邀约:“你不需要当科学家,就可以使用科学方法。我们具有科学本能,科学的思考方式潜藏在我们心中,等待我们给它机会冒出头来。”我们又该如何唤醒“沉睡”的科学本能,并让它常伴左右?在接纳必要的科学知识,以及接受一定的科学思维训练外,最为关键的还是要培育科学的“情操”。“情操”所指,其一是认清真科学,用莱斯的话形容就是“目的在于发现,在于解放心灵”;其二是常怀科学温情,不偏狭,讲联系,懂辩证,把自我中心主义的残痕荡涤干净。人之于科学犹如导河治水,成功关键不在于“堵住多少漏洞”(例举科学智慧不该、不可用于什么),而在于“疏”——教人从“本心”出发与科学对话(情真意切地想象科学能为作为命运共同体的我们做什么)。或许当人内心的善意开始擘画美好世界,科学智慧的有益基因,就在道德的阳光下悄然苏醒并搏动起来。

正视人的有限与科学的“寡能”

科学要“一切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否意味着科学能“为了人全面发展一切”?显然,科学既不会“全知”,更不会“全能”,用科学解决所有问题的豪情壮志只能存在于人的理想之中。科学登不上终极“神坛”的原因有二:首先是外部性的,即科学的作用对象(文中特指人)有其本身的局限性和“限制”必要,即便科学能攻克一环套一环的难题,各个被改善的环节重新拼合后也不会形成契合“人”之定义的那个“整体”;另外一重“阻碍登顶”的因素来自科学内部,即作为方法论的科学,永远只能在一条线或几条平行线上推进。这种线性的自身建设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立体世界——即便是最充分的学科交叉也是如此。鉴于上述两点,我们必须正视人的有限与科学的“寡能”,如此方能真正迈向“全面发展的人”。

医学科学与医疗实践,是诠释人的有限与科学“寡能”的最佳案例。近两年间,随着韩启德、陶勇等名家相继推出优秀的“临床心路”作品,医生手札逐渐成为医学人文的一个新热点,这也给普通读者换位思考医学的“限度”创造了可能。陆续拜读过《你的苦痛,与我相关》(陈妙玲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见证生命,见证爱》(路桂军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这两部医生执笔的“人学”思考,其中不少平实的记述里都流露出医者在死生契阔间参悟的有关科学与人交互的智慧。作为中国安宁疗护的一位垦荒人,路桂军在《见证生命,见证爱》里表示“‘医乃仁术’,我们的第一要务一定是尊重患者的生命,没有什么可以逾越生命”,这便是坦率地直面了“人的有限”,把医学科学的边界框定在了“不挑战人生命尊严”的红线之内。而在《你的苦痛,与我相关》中,全科医生陈妙玲分享了自己在诊疗一线见证的许多“回天乏术”案例。其中,一名全身重度烧伤的病人连续多次突破病危通知书的“预言”,却又超出所有医生预料地猛然病情恶化,瞬间宣告不治。想必多数人内心都会和陈医生的同事一样叹息“他闯过了那么多关,难道还会活不下去吗?”但医学不是万能的,有的时候它能治愈病人,但更多时候医学提供的还是减少痛楚的慰藉。患者父亲的举动让人颇为动容。当这位父亲看到医学无力回天时保持了淡定与温柔,请医生停止创伤性抢救,并对每一位致力于帮助他儿子体面走完最后一程的医生道谢。想来这位父亲心中既燃烧着亲情的火焰,也流淌着以人为本的暖流。的确,科学所服务的“人的全面发展”,也囊括了“有尊严地离开”。

【责任编辑:李丹萍】